竞博最新版下载:竞博最新版下载
编辑:吉林竞博网 来源:738早新闻
2020-10-14 09:42 校对:徐冰鑫 审核:金可红
黑土地贵如油,盐碱地变米粮川。吉林人用独到的视角发现美丽,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奇迹。系列报道:《小米粒做出大文章--吉林大米五年之变》,今天播出第二篇《小米粒里的“硬核科技”》。采制吉林台记者林彦余。
初秋九月,记者搭上了通往吉林西部的高铁,去看看盐碱地上开出的稻花和那里朴实劳作的人们。在大安站记者下了火车换上了开向更西的车子,驶向的是本次采访的目的地——联合乡西下洼子,在那里记者见到了本次接受采访的主人公——王千士。在很多人眼中王千士算是个成功人士,他在沈阳有做的不错的电子生意。据王千士回忆,前几年他回老家大安过年,看到这片曾经养育过他的盐碱地觉得特别亲,又听说国家要在“吉林省西部实施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”,王千士决定用这些年积攒的钱回报家乡,种植水稻:“我承包的土地6000亩,种的有机4000亩,水稻是按照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质量认证标准种的。这五年江水投碱来改造这个盐碱地,总共能产到160万斤水稻,每年的产量现在逐渐增加,收入也逐渐增加。”
王千士说,开发这片土地可没少费心思。现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地原是嫩江古河道中段,地势低洼,不要说夏天的雨水,就是春天融化了的雪水也都从四面八方向这汇聚。从远处看就是一个连着一个的水泊,天稍旱点水就迅速蒸发,之后便裸露出寸草不生的盐碱地。而在几年前整个灌区大的排灌工程已完成,这让王千士更加坚定了开发这片土地的信心。从那时起,王千士心里就早早地开出了片片稻花:“今年六年头了,种有机水稻既能让大家吃到ios的大米,还想投点钱就回报点家乡。现在真是不一样了,觉得真正把这事做成了,荒垫子改成一片稻田,感觉到很欣慰。”
波光碧水交相辉映,田间栈道曲折向前,淹没在稻田里的小鸭子时不时的传来欢快的“嘎嘎”声,为静谧的稻田增加了几分情趣:“今年共进来了2万只鸭子,去年是15000只。出栏以后质量非常好,我们也不喂就去吃稻田里的小鱼、小虾。因为是江水,鱼虾很多。小草、鸭子就能除掉。鸭子这两个地是1000亩,蟹子是3000亩,今年共下了蟹苗3万多斤。”
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。这是生活在吉林西部盐碱地区的老百姓常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。可如今走进大安灌区流经的区域,你会发现道路两旁种植的水稻仿佛带你走进了绿色的海洋。2006年,大安市政府开始对流经大安地区的嫩江水资源开发建设,规划了30万亩待开发的水田。大安灌区管理局局长高明远:“原来都是荒草地,国家投资将近20亿修这水利工程,把嫩江的水辐射到8个乡镇、49个村。真真正正地改变了当地土地现状,改成水田。也改变了周边生态环境。原来不长草现在都有草了,原来旱的地方现在都有水了。”
高明远说,土地资源是不可多得的资源。吉林西部成片的盐碱地就像一颗明珠,默默地等待着被挖掘、开发的那一天。如今水来了,当然也引来了大搞盐碱开发的企业家和投资者:“农民的命脉没水啥都不行,16年完工大部分稻田开始陆续地发包种植。侧重于大的合作社和农业公司、家庭农场为主,应该是222份合同,水田面积是20467公顷,30万亩。”
阵阵微风吹来阵阵稻花香,高明远笃定当初计划的30万亩水田种植目标快要实现了。未来的大安灌区不仅要在粮食种植上创下自己的大安品牌,还要在蓝天下建一片属于大安的湿地:“改造面积逐渐增加,从16年两三千公顷到现在一万两三千公顷。乐观地估计应该2到3年,整个灌区30万的水田都能种上。现在发展的就是生态恢复,有粮食、有鱼、有螃蟹、有鸭了。”
【相关新闻】
※【直击2020中德汽车大会】新理念、新发展,助力吉林汽车产业腾飞
※【牢记嘱托再出发 吉林奋进新时代】合作社规模经营效益高 小康路...
※【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】金秋吉林 项目建设与时间赛跑
※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官方主义思想指引下——新时代新作为新...
※政策资金重磅支持 吉林省十一特色文化旅游活动精彩不断
※小米粒做出大文章——吉林大米五年之变
※【精准施策抓防控 聚焦重点谋发展 | 三抓三早在行动】吉林省项目...
※【庆丰收 迎小康】扛过三次台风 玉米“屹立不倒,保护性耕作的“...
※【脉动吉林】大项目,大成效!各地大项目正加紧建设
※【庆丰收 迎小康】各地吹响秋收号角 选良种强技术助力粮食丰收
